乐可读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乐可读书 > 穿到九零做美食博主 > 第30章 第 30 章

第30章 第 30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小巴回到四合镇的时候,天已经黑透,镇里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。

住在镇上的人经济条件比村里的人还是好不少,都安装了电灯,从窗户透出的暖黄灯光比煤油灯明亮多了,有种久违的熟悉感。

龚文玉在车站附近的招待所住下了,一晚上三块钱。她现在习惯了讨价还价,跟招待所老板磨了半天嘴皮子后,最终付了两块八。

因着中午吃了肉,龚文玉晚上没觉得很饿,镇里的公路上没有路灯,招待所隔壁的餐馆已经打烊,安全起见,她就忍着没出去觅食。

年轻的身体没吃晚餐的后果就是,天还没亮透就被饿醒了。

肚子咕咕叫,醒了也睡不着了,龚文玉干脆起床洗漱,然后下楼觅食,毫无意外地成了招待所隔壁餐馆的第一位顾客。

她用昨天住宿省下的两毛钱买了一个烧饼,吃完后背着东西步行回家了。这一次选择走路回去倒不是为了省那五毛钱,而是早上没有从镇里开往隔壁村的车。

背着东西就走得慢了,一路走一路休息,到家时已经是三个小时后了。

龚文玉感慨,不管在哪个年代,普通人挣钱都是很辛苦的,哪怕她有金手指,也是苦哈哈。

闺女说了今天上午到家,王秀兰就没去山里捡柴,而是在家用石磨磨糯米粉,正月要用糯米粉做汤圆。

昨晚一夜没睡好,躺在床上尽想着闺女了,担心她一个人在外遇到歹人,一颗心七上八下,好不容易眯了会儿,又被噩梦惊醒。

小宝昨晚也没睡好,他最近都习惯了跟姑姑一起睡,姑姑会给他讲睡前故事,比老师讲得更好听,还会抱着他温暖他,跟姑姑一起睡睡得可香了。

冬天一个人睡觉很冷,所以小宝昨晚就缠着王秀兰跟她一起睡,奶奶的体温没有姑姑高,没那么暖和,而且奶奶也不会给他讲故事,只会叹气,叹得他愈发想念姑姑了。

姑姑不在,奶奶做的菜也没那么好吃,以前姑姑上学的时候不觉得,但自从姑姑不上学了以后由她做饭,他饭都吃得多了,哪怕是炒青菜都好吃。

小宝很想她,一天问了百八十遍姑姑什么时候回来。

王秀兰都快烦他了。

昨天小宝还有心情去找李涛玩儿,今天吃完早饭,小宝就一直在院子门口徘徊,连最爱的小人书都没看了,一会儿往去往隔壁村的方向张望,一会儿往去往镇里的小路张望,盼着姑姑早点回家。

所以,龚文玉出现在院子拐角的时候,是小宝第一时间发现了她。

这娃瞬间瞪大双眸,扬起笑脸,像个小炮弹一样朝着龚文玉飞奔而去,一边奔还一边开心地大声喊“姑姑”。

王秀兰听到这动静就停下了磨磨的动作,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也往院子外疾步走去。

见到人的那一刻,提在嗓子眼儿的心才彻底落回了肚子里。

母女俩遥遥相望,相视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这个年代的人表达爱很含蓄,不像几十年后动不动就拥抱。

王秀兰只是快步迎上去,从闺女手中接过分量不轻的蛇皮口袋,温温柔柔地说了句:“回来了。”

“嗯,我回来了。”

她的家人在翘首企盼她回家,心里一阵阵暖流淌过,龚文玉眼角不禁微润,这是她穿越后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,无价的亲情是她上辈子渴望却又得不到的。

她人生缺失的一块,王秀兰和小宝给她填满了。

所以,日子再苦都值得。

龚文玉一只手牵着小宝,小家伙的手跟她一样冷冰冰,不用问她也知道为什么了。

年前这几天,村民们忙着为过年准备吃的,扎堆磨玉米粉糯米粉,做豆腐等等,人在一起就会聊天,龚文玉开了小卖部的事情就这样传开了。

她家虽然穷,却有一个很好用的石磨,是原主爸爸年轻时亲手打造的,原主爸爸是个石匠。因着这个石磨,每到快过年的时候,住在附近的邻居就会来她家借石磨用。

龚文玉就利用这一点宣传自己开了小卖部的事,重点强调了价格跟镇里一样,还搞了个新店开张促销。

“买满十块钱,赠送一双袜子。”她对遇到的每个人都宣传了一遍。

这是村里的第一家小卖部,也算一件大事了,一传十十传百,很快就从一队传到了二队。

何中勇听到消息的时候笑了笑,这人动作真快啊,满赠的促销方式也很有新意,不管是镇里的店铺还是隔壁村陈老板的店铺,从没搞过这种活动。

村长听说后也是一笑,本来他想在公路开通后开个小卖部来着,没想到被人抢了先,他对儿子道:“你这个同学有点头脑哦,不愧是读过高中的,可惜了。”

可惜什么,何中勇知道,他爸是可惜龚文玉没机会读大学,不然会更有出息。

何中勇却不会这么想,他每天都会听收音机里的新闻,加上有一个住在大城市的笔友,他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比村里其他人更多,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,不管读没读大学,只要有头脑抓住先机,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。

不知道为什么,别人都在为龚文玉不能读大学惋惜,他却更看好现在的她。

龚文玉把堂屋重新布置了,靠大门的一半空间作为她的小卖部,没有现成的货架,她就用桌子和簸箕代替。现在进货不多,随便摆摆就成,等二叔有空了,就花钱请他做一个简单的货架。

李翠花知道龚文玉开了小卖部以后,心情有点复杂,一边为侄女有谋生方式高兴,一边又有点小嫉妒。隔壁村陈老板也是从小卖部变成大杂货铺的,瞧瞧人家现在家底多厚啊,过两年要是大嫂家也跟陈老板一样,可不就把自己家比下去了么。

压下这点贷款的不舒服,作为龚文玉家在本村最亲的亲戚,李翠花一家还是第一时间上门去恭喜了,打听了价格发现确实跟镇里一样,比陈老板卖得便宜,就顺便给龚文玉开了第一张,买了盐、酱油、火柴等,为了得到赠品,硬是凑满了十块钱。

“谢谢二婶光顾。”龚文玉用袋子把东西都装好,“这袜子是广东那边过来的货,我摸着手感不错。”

李翠花占到了小便宜,龚文玉又嘴甜地捧了她几句,还给了龚文权几颗从县城买回来的糖果,她这才真心喜笑颜开了。

龚文权这个青春期的小男孩儿,听说堂姐开了小卖部就好奇地跟来看看,看了之后好生失望,就这?比学校小卖部差远了,卖的东西也太少了点儿吧……

他本想指点一下江山,冷不防被堂姐塞了几颗糖,虽然他家比堂姐家富裕,但他的零花钱也不够他天天买糖吃的,所以对这糖还是有点稀罕的,吃人嘴短,他闭嘴了。

龚文玉看得好笑,觉得这堂弟也怪有意思的,打发了堂弟以后,她就对二叔道:“二叔,等开春后,您要是有空的话,想请您帮忙给我做一个货架。”

龚建民是个热心的,大哥去了后,他也是真心希望龚文玉这个读过书的侄女能把这个家撑起来,看到侄女这么快就想到了挣钱的方法,心里挺高兴的。

“哪用等那么久,我最近就有空,现在就能给你做了,就是没有木料。”龚建民说,“货架的木料不需要用那么好,就你们山里的松树就行,明天我就去砍树。”

过年前,村里的妇女忙成狗,男人们就清闲多了,龚文玉本也想尽快把货架做好,就是怕二叔不方便,现在他既然这么说,她也就顺水推舟了。

她跟二叔说了一下她想做的货架样式,龚建民说很简单,木料备好后,最多两天就能完工。

按照现在木匠的工价,一天是六块钱,两天十二块。龚文玉不缺这个钱,即便考虑到现实情况,她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找借口了,刚刚二婶这一单就已经收到十块钱了,以村里人贪便宜的性子,相信很快就会有第二个十块。

叔侄俩一番讨论,敲定了年前龚建民帮忙去龚文玉家的山里选树砍树,等木料晒好就到年后了,过了正月十五后,龚建民就来给她做货架。

回家后,李翠花嘟哝了句:“你对别人家的事儿可真上心。”

龚建民听了这话板起了脸,不悦道:“别人家?那可是我亲侄女儿,你平时没事就往你娘家送东送西,我说什么了吗!还有你哥你弟家,哪一次做木工我没帮忙,你的亲戚是亲戚,我的亲戚就不是亲戚了吗!”

龚文权今天得了堂姐的糖,也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似的帮腔,“我姐去县城卖东西挣了一点钱就给我买糖,我舅可从没给我买过。”

李翠花有些理亏,却又因着儿子的帮腔气急败坏,朝儿子吼道:“你个没出息的家伙,几颗糖就把你收买了?!”

龚文权撇了撇嘴,当着他妈的面又撕开了一颗糖扔进嘴里。

李翠花瞪他,他做了个鬼脸后就嘿嘿笑着跑开了。

李翠花那叫一个气啊,老公儿子都跟自己不是一条心,原本对龚文玉的那点小嫉妒因为占了便宜已经没了,现在又嫉妒上了。

龚文玉小卖部的价格公道,又有促销,这让原本准备去隔壁村陈老板店里买东西的村民都来她这儿买了,还美其名曰帮衬自己村的人。

对于这些面子功夫,龚文玉应付自如,把顾客们哄得可开心了。

小卖部开张不过三天,进的货物就卖出去了大半,收到了将近两百块的货款,而这些货物的成本价也就将近一百。

王秀兰心里那叫一个开心啊,跟人聊天底气都足了,腰杆儿挺得笔直。

龚文玉想把之前王秀兰出的本钱还给她,王秀兰没收,说:“眼看东西就要卖光了,你下次去进货还要花钱,先放你那儿吧。”

于情于理龚文玉都不该推辞,便道:“谢谢妈。”

直播卖的粉条的货款基本都收到了,代购的货款也陆续在回款,其中有一单水果有售后问题,不过系统判定是物流的问题,就没有扣龚文玉的钱。

这系统虽然抽成比例高,服务倒是可以,不会随便扣卖家的钱。

忙忙碌碌中,很快就到了过年前一天,王秀兰准备做豆腐了。而此时萝卜干也腌到了味道最好的时候,龚文玉就开了直播,一来直播纯手工做豆腐很有意思,二来要给萝卜干上链接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